我是客家人,一个马来西亚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客家人。
马来西亚华人已然不多,粗略估计约莫600余万人,但各籍贯派别却是不少。自当初下南洋以来多属南方人氏,诸如福建、福州、客家、潮州等,在此地落地生根延续了香火,留下了南来华裔的足迹。
有好一阵子,听到一个颇为刺耳的slogan 口号:我们不是华人,不是马来人,不是印度人,我们是马来西亚人。我绝对地赞成我们是马来西亚人,但更重要的是:你也是一个华人。
我们应不应该把民族冠在国家之前抑或国家之后此事则各有说法,但却万万不能忘记了你是华人。许多人士甚是担忧地说道,一味地提倡我等华人这句话只会挑起种族问题的敏感神经,等于自挖坑东来坑自己民族,如同黄色百家姓事件和这个很是刺耳的口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。
抱歉地问一句:倘若你把你是华人的这个外皮撤下了,你还剩下些什么?
马来西亚人?马来西亚成立了区区58年,底子甚是薄弱。虽是新兴一代大马人,但也就是仅此而已。当你抛弃了自己的历史文化甚至厌恶远离的时候,这个民族也离湮灭不远了。在此并没有反对接受新文化,但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教导后人遗忘,马来西亚正是因为这样的多元种族和文化而美。
大至民族,细至籍贯。观一叶而知秋,民族都被忽略至此,况且你原本的乡音籍贯和文化呢?
身边不少的朋友,在我问起:你是什么人啊?就是......什么籍贯的人?
有者一脸茫然,有者含糊其辞,有一些只能说个大概域名,只有极少数地清楚清晰地知道自己身从何处,知道自己的老乡音。此事绝不仅仅在年轻人身上发生,乃至中年大婶大叔,在自己亲人离世之后,道士询问家乡何处,也含糊其辞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甚至懵懂不知反问道:这是什么。
这个不能责怪,毕竟南来至此,大家多则五六代,少则三代,都在这片土地繁衍生长。生活都已不易,更甭谈回乡探亲乃至同乡聚会。再者,社会的环境语言要求都需至少三种,学习都已经很头大了,更何况自己的乡音?所以八九十年代的教育都会以华文和英语为启蒙语言,老方言可免则免,否则他日上学的时候身边的孩子都比自己孩子早起步,方言学来也无甚用,还是学其他来的好。
对,就是这样,福建话福州话客家话潮州话越来越少,可容空间越来越小。想和身边的人说些什么?都已经没有对象可言了。
真的,不能怪你。华文都说不准了,祖宗都拿去烧了,学着别人的文化像个无根的浮萍快乐地飘呀飘,飘呀飘,别人会觉得你弃暗投明得好呢。这群傻子我们还在想着怎么同化你们泯灭信仰,让自己倒戈相向。信仰绝对没有关系,但是我看到的却是自己的同胞攻击自己的文化,何其痛哉。
值得庆幸的,是还有一群从小学着英语的banana亲戚,他和我说必须学回自己的方言。那才是自己的根。
这句话,很感动。